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  • 回复
  • 收藏

京东确认赴港上市,高层频繁调整,回归中概股原因解析

川图在线 2020-5-5 12:09 105人围观 金融经济

京东确认赴港上市,高层频繁调整,回归中概股原因解析

近日,据知情人士透露,京东已秘密提交上市文件,申请在香港二次上市。

消息传遍网络后,京东对此事给出模棱两可的回应“不予置评”,既没承认也没否定。

不过,随后有媒体佐证,据参与京东赴港上市的消息人士向确认,京东目前正在安排赴港上市事宜,且已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文件。

有媒体报道称,京东拟发行5%股份募资规模250亿港元,但上述人士表示,市场传言的募资额都还没确定,至于上市的规模要视乎市场环境而定,希望疫情好转之后募资额会更高一点。

一位消息人士称,这笔交易最早可能在2020年下半年进行,相关讨论仍在进行中,上市规模可能调整。京东的一位代表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。

据悉,京东回港上市选择瑞银以及美银美林为主要承销商,目前投行正在牵头京东回港上市事宜。

有分析人士指出,阿里巴巴在香港第二上市用了大概6-9个月,现时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好转时间还不确定,因此京东回港上市最快也要到9月份以后,到时候还得视乎市场环境,若市场持续疲弱,不排除回港上市将推迟到明年初。

京东2020年迄今股价上涨23%,而追踪美国上市中国公司的标准普尔/纽约梅隆中国ADR指数同期下跌5.2%。

0430.1.png

京东历史融资数据(数据来源:企查查)

8年累计亏损仍117亿元

据此前京东发布的2019年年报,截至2019年末,京东总资产2597亿元,总负债1750亿元,资产负债率67.38%,并不算低。

事实上,京东商城的最主要运营主体——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(简称“京东世贸”)的数据,或更有说服力。

京东世贸2020 年度第一期疫情防控债募集说明书显示,2016年至2018年间,京东世贸负债总额分别为975.84亿元、1401.23亿元以及1388.65亿元,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0.21%、89.19%以及86.08%,居高不下。

而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,京东世贸负债总额1380亿元,资产负债率虽有小幅下降,仍高达80.39%。

需要注意的是,京东世贸的负债以流动负债为主。数据显示,2016年至2018年,京东世贸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分别为96.97%、96.5%以及99.56%。而在2019年三季度末,该比例仍高达98.42%。

流动负债高企,仅是京东世贸对充裕现金流需求的侧影,而在投资端,京东世贸对资金的缺口更为迫切。

上述债券募集说明书表明,2016年至2018年,京东世贸每年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-76.71亿元、-260.2亿元以及-49.16亿元。而在2019年前9个月,京东世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-233.1亿元。

按此测算,在过去的3年零9个月期间,京东世贸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约620亿元。

回到京东母公司,事实上,根据京东2019年报披露的数据,京东整体投资活动现金流也在持续流出。

截至2019年12月31日,京东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253.5亿元。

据统计,2012年至2019年期间,京东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全部为负,累计高达-1218亿元。

不仅如此,2012年以来,京东仅在2019年实现净利润盈利,其余年份均为亏损。将2019年盈利抵消后,京东在过去8年间,累计亏损仍达117亿元。

刘强东身家或超1000亿元

随着京东赴港上市的消息发出,京东股价有所走低,截至收盘,京东在纳斯达克跌4.39%,单日市值蒸发225亿港元,最新美股市值633.56亿美元。

有市场人士表示,京东跌了应该是跟随市场,阿里香港上市的时候也没有特别的转变,这个有一定利好,但短期不会有太大的帮助。

截止2019年年末,京东第一大股东为腾讯,持股17.9%;刘强东为公司第二大股东,目前持有京东4.46亿股,15.1%的股权。

不过,刘强东拥有京东78.5%的投票权,和一致行动人拥有78.6%的投票权;腾讯只有4.6%的表决权。公司第三大股东为沃尔玛,持股9.8%,有2.5%的表决权。

根据福布斯实时数据,刘强东目前身家为95亿美元。今年以来,京东股价更是暴涨逾23%,市值净增121亿美元,按刘强东持股4.46亿股计算,刘强东身家净增37.24亿美元,折合289亿港元。

不过,据胡润百富,一季度末刘强东身家950亿元人民币,而3月31日以来,京东股价上涨了7.6%,相当于刘强东个人身家净增97亿元人民币。也就是说,目前刘强东身家或超1000亿元。

京东高层频繁调整

瑞幸造假事件曝出后,京东“二号人物”徐雷跳出来在朋友圈说,“这样的中概股老鼠屎对中国企业的形象影响是破坏性的,对中国创业企业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,经此事,全社会很多的经济成本会提高,因为信任已经被破坏了,而信任是最昂贵的。”

徐雷急着跳出来骂人是有原因的,近日,京东的运营主体——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,刘强东卸任法定代表人、执行董事、总经理,徐雷接任执行董事、经理和法定代表人。

“明州事件”15个月后,种种迹象表明,刘强东正在逐步隐居京东幕后。据不完全统计,其仅在2020年已卸任近50家京东系公司的高管职务。京东“去刘强东化”的同时把京东的“二号人物”徐雷推上台面。

过去两年,京东走出了股价跌落谷底,人事剧烈变动,业绩逐渐复苏的V形曲线。2018年7月,刘强东敲定徐雷担任京东商城轮值CEO;2018年12月,京东商城宣布由徐雷操盘的组织架构调整结果,“前所未有地”按照前、中、后台分解和梳理业务;2019年2月起,集团层面几位CXO相继离职,京东零售两位高级副总裁也随后转岗。

2019年11月,徐雷在对媒体盘点上一轮调整时称,组织调整后发挥作用的周期起码是三年,相比之下,头一年里最要紧的是“稳住阵脚、调整阵型、统一策略,以及令团队充分理解和认同”。

进入4月以来,京东零售分几次宣布了数位副总裁级别的新岗位任命,涉及大商超、生活服务、自有品牌多个业务线。新成立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,整合原有的消费品事业部、新通路事业部、7FRESH和1号店,冯轶为事业群负责人。新任命姚彦中为生活服务事业群负责人。新任命王笑松为自有品牌业务部负责人。

整体上看,近期调整是去年剧烈变化的余续,也透露出徐雷治下京东零售某些重要的业务风向和人才理念。

回归中概股原因

随着阿里成功实践,以及瑞幸事件遭遇的中概股信任危机,此番京东赴港上市会否掀起中概股回港上市热潮,对港股又有何影响?

2018年4月底港交所修改上市规则,允许内地企业以第二上市形式在港挂牌,但门槛颇高。首先必须在英、美等地上市,其次是市值不少于400亿港元,或市值不少于100亿港元以及最近一年度收益至少10亿港元。

但要注意的是,除了符合市值要求外,根据港交所的《上市规则》指引,申请人应属于创新产业公司。

目前在美挂牌的中概股数量有247家,如果用400亿港元市值作为测算标准,以最新收盘价格计算,剔除港股已经上市的和明显的非科技股,约有19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符合条件回港第二次上市,包括拼多多、网易、百度、腾讯音乐等。

中概股愿意回香港或A股二次上市,主要考虑因素包括业务发展融资需要、增加股份流动性、靠近本土市场、较好估值,及减少监管风险等。

此前,美国证监会主席曾公开呼吁投资者谨慎投资中概公司。平安证券分析师魏伟等认为,瑞幸事件或引发美国对中概股的大规模调查,促使中概股回归A股市场。

参考过去中概股回流的例子,包括阿里、中国飞鹤、三生制药等股价表现,大部分公司回归后不仅估值大幅提升,且股价也有十分强劲的表现,为股东带来了十分丰厚的回报。例如阿里在港上市后股价最高累升29.2%、中国飞鹤累计升了109.1%。

市场人士表示,京东股价自3月16日低点32.7美元上升至4月17日的47.98美元,累计升幅达到46.7%,股价创了25个月新高,推动股价上升的因素除了是强劲的业绩增长外,还有憧憬回流港股上市的因素,近期京东股价下跌主要是事实的兑现,长线而言京东股价有巨大的潜力。




声明:本文内容经融中财经 授权发布作者: 融中财经 ,文章内容不代表川图在线观点,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,未经授权,转载必究。

我有话说......